餅乾的歷史
大約160年前,大不列顛人駕駛一艘帆船在進入法國比斯開灣。
突然海面刮起了風暴,帆船在驚濤駭浪中觸礁沉沒,船員們漂泊到一個荒島上。
人雖然活過來了,但是馬上面臨饑餓的威脅,小島上根本沒有任何可以充饑的食物,船員們有氣無力地躺倒在地上休息。
突然有人想到沉船上還有不少麵粉、砂糖和黃油,他們把這些東西搬下船,但是已經被海水浸透,都變成濕乎乎的漿糊了。
面對漿糊,大家難以下嚥,這時有一個船員想到用陽光曬大概是一個好辦法,於是他們把濕麵粉、砂糖、黃油攪拌均勻,並且捏成一個個小圓餅,放到巖石上暴曬。
不過半天功夫,強烈的陽光把這些小圓餅都曬的又幹又脆弱,船員們一個個吃的又香又甜,他們還給這種小圓餅取名叫做“比斯開小餅”。一個月之後,一艘過往船隻終於發現了他們,遇難船員就用小圓餅招待他們。從此以後,小圓餅傳遍了全世界,現在英文仍然把餅乾叫做“比斯開”(Biscuit)